自貿區連線自貿區第一信息和服務平臺

地產界地產界所有你想知道的事兒

金改實驗室金融創新靈感集散地

牛市點線面簡單專業時尚的財富平臺

財經上下日本無籽葡萄|日本無籽葡萄批發高雄進口水果批發|高雄進口水果批發商彩色番茄|彩色番茄訂購遊跨界找尋市場常識

10%公司派發上市公司變革紅利

能見度能源行業最具穿透力的思想

科技湃讓我們走近科學

澎湃商學院品牌課外書,生活經濟學

【澎湃問政】

進博會在線走進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泰州南,不到100公裡,有城名曰“龍城”。
古時,這裡以“三吳重鎮、八邑名都”著稱。近代,這裡是中國民族工商業重要發祥地。上世紀80年代,這裡為享譽全國的“工業明星”,近年來,躋身城市綜合競爭力全國前30強、全國相對富裕城市前10強。
這,就是常州,一座精彩不斷、總給人新驚喜的城市。當前,常州正加速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十大產業鏈加快發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現代服務業穩步提升,圍繞建設全國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長三角特色鮮明的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內領先的產城融合示范區,常州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7月10日、11日,我市黨政代表團一行考察常州,探尋、思索這塊熱土美麗芳華背後的理念、經驗及做法,為泰州突圍中遊提供更多啟發與借鑒。

?以“龍頭”集聚產業?
給轉型插上“科技翅膀”

在常州,2012年成立的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名氣正一天響似一天。
這是位於溧陽的一個省級高新區,是中關村在北京市外設立的首個科技產業園區,定位於成為中關村科技成果華東產業化基地、北京與江蘇區域合作示范園區、江蘇創新創業人才集聚高地及蘇南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亮點載體。
為此,園區通過科技創新打造“拳頭產業”,促發展快轉型。目前最厲害的“拳頭”當屬新能源產業:一是“項目刮刮叫”,投資超10億元的項目可拉出一排;二是“產品刮刮叫”,涵蓋瞭正負極材料、電池隔膜、電池芯、電池包、鋰電智能裝備等整條產業鏈,不少位列行業前五強。
不過,在懂門道的內行看來,得再加一句“策略刮刮叫”。的確,園區緊盯行業“龍頭”,引進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上汽集團,總投資200億元的上汽集團寧德時代先進動力電池及電池系統產業化項目順利落地,正加速建設。
而更令業界艷羨的是,“龍頭”帶來的“葡萄串”效應不斷顯現。“園區已集聚動力電池產業鏈優質企業36傢,累計總投資700億元,並成功創建中科院物理所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東南大學溧陽研究院兩大平臺。”溧陽市委常委、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黨工委副書記莊松年信心足足地說,園區將緊握科技創新這根“指揮棒”,力爭三年內建成國傢級高新區,未來要打造千億級綠色新能源基地。
給轉型升級插上科技創新的“翅膀”。在此理念下,創新含量極高的石墨烯產業進入常州人視野。
2011年,常州在全國率先發展石墨烯產業。截至目前,已有30多個團隊、100多傢企業落戶,其中原材料制備企業數量占據全國一半。全球首款重防腐塗料、全球首款石墨烯智能發熱服……常州一口氣創下十項“全球第一”。
在外界看來,這一前瞻性產業的快速“躥升”,得益於優良的創新生態系統。不僅建成瞭集“研究院-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於一體的平臺體系,常州還在積極打造石墨烯小鎮、石墨烯制造業創新中心。

擁有人才方能贏得未來
“研發型技能型”誰都不能少

7月9日《常州日報》,發佈如是信息——近年來,常州留學回國人員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博士比例高於全國水平,同時調查對象超一半在海外已有全職工作經歷,整體素質較高。
這是常州全球延攬才俊的一個剪影。常州人篤信:擁有人才,方能贏得未來。
以常州科教城為例,近年來,科教城秉持“經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所企共贏”理念,著力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奮力打造研發創新、未來產業、人才集聚和成果轉化高地,先後創成中組部國傢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八個國傢級平臺。
最新數字顯示,常州科教城已匯集科技人才超2萬人,其中國傢“千人計劃”66人、省“雙創人才計劃”72人,入駐創新型科技企業超2500傢。與之相呼應的是,這裡平均每天約新增授權專利4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6件。
再來踏訪國傢大學科技園研發園。這裡進門處有一塊不銹鋼牌子,上面密密麻麻標著50多傢公司名稱,不少為“海歸”創辦的中小企業,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博士張翀昊創立的常州天正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其中。
為讓創業腳步更矯健,常州市政府出臺瞭《關於促進常州市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全民優化發展環境、大力拓展融資渠道、持續提升創新活力、著力構建服務體系”等提出22條舉措,明確重點培育一大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一批專註於細分市場、技術或服務出色、市場占有率高的“單項冠軍”。
?“得益於政府政策扶持,我們不斷轉型,短短5年接連實現瞭裝備制造、工業軟件、工業通信、數據服務四個領域的跨越。”張翀昊自豪地透露,公司2017年實現銷售4.8億元、增長120%,利潤更是猛增478%。
城市發展需要研發型人才,同樣也需要技能型人才。
在江南裝備制造技術產教園,模具制造、工業機器人等眾多實訓室一字排佈,設備擺得滿滿當當。
“產教園建立瞭10多個省、市級技術應用中心,與40多傢世界知名企業建立瞭36個人才培養平臺。”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老師季迪非介紹,“產教園不僅為合作企業培訓人才,也為周邊社會企業提供培訓服務,同時也作為我們學生的訓練基地,有力促進瞭地方制造業轉型升級。”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

對,你沒看錯——將一條路造成瞭一片景,又富瞭一方百姓。常州人,就有這樣的本事。
溧陽的農村公路建設主要經歷瞭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02年至2005年,村村通,走出“溧陽速度”;第二階段,從2006年至2011年,不停步,延伸“通達深度”;第三階段,從2011年至2016年,再升級,創造“溧陽模式”;第四階段,能創新,打造全長365公裡的“溧陽1號公路”。
當年,在謀劃“十三五”發展時,溧陽市提出瞭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最美副中心城市”的目標定位。
但如何讓“最美”更好地展示出來?溧陽市委、市政府決定投資6億元建設“溧陽1號公路”,以南山、曹山、瓦屋山“三山”和天目湖、長蕩湖“兩湖”為中心,將溧陽最美的風景、分散的資源串成線、集成團、連成片,打造一條“人在景中走,如在畫中遊”的最美景觀大道。
?“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溧陽人把這條公路作為城鄉結構網絡中的節點,本土鄉賢、鄉村創客借助道路興旅契機返鄉創業,發展旅遊項目;沿線村民在種植蔬果基礎之上,拓展采摘、園藝、茶葉等新興項目。富民強村新渠道打通瞭,生態經濟大棋自然也下活瞭。
今年4月10日至5月10日溧陽茶葉節暨天目湖旅遊節期間,得益於“1號公路”的串聯,溧陽市各景區、景點、旅遊農莊和“1號公路”線路成為旅遊熱區,累計接待遊客達32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為36億元,全域旅遊“小宇宙”強勁爆發。
同樣,溧陽的燕山公園、燕湖公園也都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寫下生動註腳。
總占地面積3569畝的燕山公園,是目前江蘇最大的縣級市城市公園。園內群巒起伏、景隨步換,隨手一拍都可當成“電腦桌面”。
這樣的傑作,來自“自然、生態、人文、藝術、活力”的建設理念以及“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開發策略。公園“整體規劃、分期實施、滾動發展”,不僅建設濱水活動區、山林漫步區、生態養生區、文化悠閑區等八大功能區,公園東部還建設瞭擁有大型摩天輪、高空飛翔、激流勇進等18類遊戲設備的歡樂園,成為燕山公園休閑功能的有益補充。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2016年春節開始,中國·溧陽宋團城觀燈節已連續三年在燕山公園內舉辦,每年吸引溧陽居民和周邊遊客百萬人次來此賞燈,成為溧陽新的文化品牌。
不遠處的燕湖公園,同樣是人在綠中、綠在景中、景在畫中。
公園秉持“泛公園”理念,將公園觸角與城市肌理巧妙相融,形成“公園在城市裡,城市在公園中”的生態居住環境。
臨湖而立,水波粼粼、蓮葉田田、琴聲幽幽。這一刻,沉醉在溧陽的山水裡。
圖丨顧祥忠
點個贊再走唄!

發送郵件至zhengwu@thepaper.cn申請加入澎湃政務號或媒體團
arrow
arrow

    auk448ag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